鋼絲,又稱輻條,是構成輪組的三元素之一。
1. 鋼絲的材質有幾種?
雖然名為鋼絲,但就材質來說,大致可分為「鐵、不銹鋼、鈦合金、鋁合金與碳纖」等,以目前的使用現況來說,仍以鋼為大宗。通常,鐵鋼絲會出現在低階的通勤品項,鈦鋼絲的材質過硬,影響其韌性與回彈度,而鋁鋼絲的重量輕,雖能達到減重的效果,但材料調性過軟,容易造成后輪傳動側變形,因此,鋼絲仍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。
2. 直頭或彎頭(J-Bend)
特殊鋼絲的要求,往往取決于花鼓造型的搭配。鋼絲的形狀,大致可分為直頭式或彎頭式(J-Bend)兩種,又以后者發展較早。而直頭式鋼絲產品,隨著近年時間的演化,也致力于改善在製程上的弱點,開發出T頭(T-head)與TCS兩種分類;近年來,直頭式鋼絲的市佔率也超越彎頭品項,成為市場上的寵兒。
為改善直頭式鋼絲無法阻絕的困難,鋼絲品牌推出頭部打扁,製造出類似卡榫的T字型設計,稱為T頭(T-head);而頭部打出四方形的造型,讓鋼絲在組裝時不會旋轉,進而優化製程的作法,稱為TCS(為Torsioncontrol squares之簡稱)。
3. 五花八門的線徑
加工前的鋼絲,整支的線徑都是一樣的,是透過變徑的過程,用以搭配在不同的車種上頭,包含剛性、韌性、彈性與重量,都在考量的范圍當中。以往我們會用「單抽、雙抽、三抽」來稱呼他們,但如今變徑的種類太多,已經不再是一個好的分類。從線徑來判斷,1.6~1.65mm,可做為公路車與山地車品項的分野。
4. 鋼絲與輪組承重的影響
鋼絲本身并沒有載重量的限制,關鍵在于整套輪組的搭配。除了剛剛提到的變徑處,還有車牙的螺紋處,與結合花鼓的彎頭處,都是鋼絲容易斷裂的地方。在完成編輪的手續后,各品牌也會針對輪組進行檢測,尤其當車友購入碳纖維的輕量品項,需特別留意輪組的承重限制。車友們不妨參考,實際情況仍以品牌提供的數據為準。
5. 圓的好?扁的好?
以減少風阻為訴求,扁鋼絲就是圓鋼絲變徑后,進行打扁的過程。像SAPIM著名的CX-RAY品項,就是“小扁鋼絲”的代表。除了空力訴求、輕量、剛性和韌性的優勢,讓這款鋼絲成為碳纖維輪組的愛用拍檔,市占率約8~9成。除此之外,線徑寬度較大的選項,稱為“大扁鋼絲”;雖然以高強度、不易斷裂著稱,售價也更平易近人,不過大扁鋼絲的重量,無法和小扁鋼絲抗衡。
一口氣吸收到材質、造型、線徑、承重方面的知識,想必大家肯定對鋼絲更有概念了吧?更多自行車輻條的相關資訊敬請登陸:http://www.qutu.net.cn
|